南京大学逻辑研究所已
(共45篇)
1、杨渝玲,《经济学、科学与情境——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论争的哲学审视》,2004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2、顿新国,《归纳悖论研究》,2005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3、李秀敏,《亚相容逻辑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审思》,2005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4、李树军,《复杂性、范式与科技创新系统——科技发展观新探》,2005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5、贾丹,《当代西方正义、平等观念的历史考察与方法论反思》,2005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6、王习胜,《逻辑悖论与科学理论创新》,2006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7、夏素敏,《道义悖论研究》,2006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8、贾国恒,《情境语义学及其解悖方案研究》,2007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9、邹顺宏,《冯•米塞斯的行动科学方法论研究》,2007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10、季爱民,《主观主义概率观比较研究》,2007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11、陈晓华,《逻辑全能问题研究》,2008年12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12、董高伟,《博弈论语义学研究》,2008年12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13、张晓云,《博弈逻辑及其应用研究》,2008年12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14、张高荣,《普特南意义与真理理论研究》,2009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15、付敏,《“真矛盾论”与悖论——普利斯特亚相容解悖方案研究》,2009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16、贺寿南,《司法裁判中的理性实现》,2009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17、曾庆福,《必然、可能与矛盾——乔恩·埃尔斯特<逻辑与社会>解析》,2010年3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18、李莉,《合理行动悖论研究》,2010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19、雒自新,《认知悖论研究》,2010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20、沈振东,《非帕斯卡归纳概率逻辑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功能研究》,2010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21、周章买,《公共知识的逻辑分析》,2010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22、王志远,《模糊偏好的逻辑机理研究》,2010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23、刘张华,《大卫·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》,2011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24、夏卫国,《非单调司法论证模式研究》,2011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25、余多星,《荀子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》,2011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26、付玉成,《约翰·塞尔意义理论研究》,2012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27、冯立荣,《亚里士多德偶然模态理论研究》,2012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28、龚艳,《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论研究——基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》,2013年6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29、朱敏,《集合论公理的选择与证立研究》,2013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30、赵贤,《正规多模态逻辑研究》,2013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31、刘晓丽,《博弈实验及其方法论功能研究》,2013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32、陈鑫泉,《约翰·伍兹的谬误理论研究》,2014年6月毕业,王克喜指导
34、陈吉胜,《“金三角”的断裂与重建——查莫斯型二维语义学的批判性考察》,2014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35、谢佛荣,《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意义和真理理论之争研究》,2014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36、程和祥,《科学检验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》,2014年12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37、刘飞,《刘徽注<九章算术>的逻辑思想研究》,2014年12月毕业,王克喜指导
38、李贞元,《法律推理过程中的正确答案问题研究》,2014年12月毕业,王克喜指导
39、王洪光,《真与悖论——从减缩论与双真论的观点看》,2015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40、张亮,《不动点方法与动态真理论研究》,2015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42、丁晓军,《对话、分析与治疗——“分析的哲学践行”之构建》,2016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43、胡中俊,《真理与存在——“使真者理论”研究》,2016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44、王淑庆,《极小能动机制的逻辑研究》,2016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45、赵楠楠,《社会矛盾的逻辑机制——埃尔斯特“社会矛盾理论”探析》,2016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46 、侯旎,《科学逻辑视域下的计算知识论研究》,2018年6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
47 、杨征源,《道德语句的非认知主义语义学研究》,2018年9月毕业,潘天群指导
48 、刘辰,《基于情绪态度的博弈逻辑研究》,2018年9月毕业,张建军指导